我会在近期尽快更新好之前写的博客,会添加新的知识点和注意问题,排版和内容都会较之前有很大的改观,感谢大家一直的支持!
1、 客户端/服务器架构
客户端/服务器架构也称主从式架构,简称C/S架构,它是一种网络结构,把客户端(Client)(通常是一个采用图形界面的程序)与服务器(server)区分开来,在C/S架构中,服务器是一系列的硬件或软件,客户端是提交服务请求的用户,客户端提供用户请求接口,服务端响应请求进行对应的处理,并返回给客户端。客户端/服务器架构既可以应用于计算机硬件,也可以应用于软件。
1.1、 硬件客户端/服务器架构
典型的硬件客户端/服务器架构就是打印机,在企业中,员工通过局域网将个人电脑连接到打印机上,作为客户端向打印机发送打印请求,打印机作为服务端完成响应处理相应的请求。
1.2、 软件客户端/服务器架构
软件服务器也是运行在硬件之上的,典型的软件服务器是Web服务器。在一台或多台电脑上搭建Web服务器,以提供用户访问所需的Web页面和应用程序,Web服务器一旦启动,都将可能永远运行,除非受到一些外力驱使才会停止,如人为关闭,服务器硬件故障等。它的工作就是接收客户端的请求,并响应请求给客户端返回相应的Web页面,然后等待下一个客户端的请求。
2、 套接字
套接字是网络编程中的一个基本组件,如果想要服务器能够响应客户端发来的请求,首先要建立一个通信端点,使服务器能够监听服务,当通信端点建立后,就会进入无限循环的等待请求状态,当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,就会响应该请求。
套接字就是两个程序之间的信息通道,可以理解为上面提到的“通信端点”的概念。在通信开始之前,网络应用程序必须创建套接字。套接字是网络通信过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,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:连接使用的协议,本地主机的IP地址,本地进程的协议端口号,远程主机的IP地址,远程进程的协议端口号。
套接字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,它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版本的 Unix的一部分,即人们所说的 BSD Unix。 因此,套接字也被人们称为“伯克利套接字”或“BSD 套接字”。套接字最初被设计用于同一台主机上多个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,这也就是所谓的进程间通讯(IPC)。
TCP用主机的IP地址加上主机的端口号作为TCP连接的端点,这种端点就叫做套接字(socket)或插口。套接字用(IP地址:端口号)表示。
套接字有两种类型,分别是基于文件的和基于网络的。
基于文件的套接字家族名字叫做“AF_UNIX”,代表地址家族(address family):UNIX。在Unix和linux操作系统中,熟为人知的一句话就是:一切皆文件,一个或多个进程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,所以套接字是基于文件的,它就可以通过访问底层的基础结构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
基于网络的套接字家族名字叫做“AF_INET”,代表地址家族(address family):INET(因特网)。它使用IPv4进行通信,因为IPv4使用32位地址,相比于IPv6的128位来说,计算更快,更适合于局域网的通信。目前它也是使用最广泛的。
在本文中,重点讲网络编程,所以在后面的涉及最多的还是AF_INET。
2.1、 流式套接字(SOCK_STREAM)
不论使用哪种地址家族,都只有两种套接字的连接方式,一种是面向连接的,一种是无连接的。
面向连接的套接字连接方式,意味着在进程通信之前必须先建立好一个连接,这种套接字就称为流式套接字。
流式套接字用于提供面向连接、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。该服务将保证数据能够实现无差错、无重复发送,并按顺序接收。流式套接字之所以能够实现可靠的数据服务,原因在于其使用了传输控制协议,即TCP(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)协议。在Python中,创建TCP套接字,就必须声明SOCK_STREAM作为套接字类型。
2.2、 数据报套接字(SOCK_DGRAM)
数据报套接字提供了一种的服务。这也意味着,使用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在进程通信前建立连接。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,SOCK_DGRAM并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,数据有可能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出现数据重复,且无法保证顺序地接收到数据。数据报套接字使用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)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。由于数据报套接字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,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情况,需要在程序中做相应的处理。
虽然存在数据丢失、重复、数据无序接受等很多缺点,但它也有优势所在,在流式套接字中,因为是面向连接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,这对于虚拟电路连接的维护需要很大的开销,但数据报套接字就不需要这些额外的开销,所以维护、资源占用成本更低。
3、 网络编程
Python是一个很强大的网络编程工具,Python内有很多针对网络协议的库,这些库对网络协议的各个层次进行抽象封装,这对于程序员来说就意味着:不必关心网络协议的原理,只需要通过对程序的逻辑处理,就可以实现网络数据的传输。
3.1、 创建套接字
在Python中,创建套接字需要使用socket模块,通过socket()函数创建套接字对象。
1 class socket(_socket.socket):2 -- skip --3 def __init__(self, family=AF_INET, type=SOCK_STREAM, proto=0, fileno=None):4 -- skip --
从socket函数的的构造方法中可以看出,可以指定地址家族和套接字的连接方式,proto默认是0,通常都省略。即创建套接字对象的时候:
import socket
#创建TCP/IP套接字,地址家族AF_INET
tcp_socket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ET_STREAM)
#创建UDP/IP套接字,地址家族AF_INET
udp_socket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ET_DGRAM)
3.2、 套接字的内置方法
常见的套接字内置函数
方法 | 功能 |
st.recv() | 接受TCP的消息 |
st.recv_into() | 接受TCP的消息到指定的缓存区 |
st.send()
| 发送TCP的消息(当待发送的消息量大于缓存区剩余内存时,数据会丢失) |
st.sendall()
| 完整的发送TCP消息(当待发送的消息量大于缓存区剩余内存时,数据不会丢失,循环调用send 直到发完为止) |
st.recvfrom() | 接收UDP的消息 |
st.recvfrom_into() | 接收UDP的消息到指定的缓存区 |
st.sendto() | 发送UDP的消息 |
st.getpeername() | 连接到套接字的远程地址(TCP) |
st.getsockname() | 获取当前套接字的地址 |
st.getsockopt() | 获取指定套接字的参数 |
st.setsockopt() | 设置指定套接字的参数 |
st.close() | 关闭套接字 |
st.shutdown() | 关闭连接 |
服务端套接字方法
方法 | 功能 |
st.bind() | 将IP地址+端口号绑定到套接字上 |
st.listen() | 开启TCP监听功能 |
st.accept() | 被动的接受TCP客户端的连接,(阻塞式)一直等待连接直到连接到达 |
客户端套接字方法
方法 | 功能 |
st.connect() | 主动发起TCP服务器连接 |
st.connect_ex() | connect()的扩展版本,以错误代码的形式返回问题,而不是抛出异常 |
面向阻塞的套接字方法
方法 | 功能 |
st.setblocking() | 设置套接字为阻塞模式或非阻塞模式 |
st.settimeout() | 设置阻塞套接字的操作超时时间 |
st.gettimoout() | 获取阻塞套接字的操作超时时间 |
面向文件的套接字方法
方法 | 功能 |
st.fileno() | 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|
st.makefile() | 创建与套接字相关联的文件对象 |
数据属性
属性 | 功能 |
st.family | 套接字家族 |
st.type | 套接字类型 |
st.proto | 套接字协议 |
3.3、 Tcp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通信
上面提到过,套接字对象都是通过socket.socket()函数来创建的,下面模拟一个TCP服务器和客户端,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。
Tcp服务端:
1 import socket 2 tcp_server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STREAM) //创建服务器套接字 3 tcp_server.bind(("127.0.0.1",8000)) //将套接字与地址绑定 4 tcp_server.listen(5) //建立监听连接 5 print("The server has started") 6 while True: 7 conn,addr= tcp_server.accept() //接受客户端的连接 8 while True: 9 try:10 data = conn.recv(1024) //会话的接收(或发送)11 print("msg is",data.decode("utf-8")) //要将收到的会话数据进行解码12 conn.send(data.title()) //会话的发送(或接受)13 except Exception:14 break15 conn.close() //关闭连接16 tcp_server.close() //关闭服务器套接字
在Tcp服务端,先创建服务器套接字并指定类型为流式套接字(SOCK_STREAM)。因为服务器需要占用一个端口并等待客户端的请求,所以它们必须绑定到一个本地地址。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,所以必须建立监听连接,listen(5)的意义是允许传入连接的最大数为5个。当调用accept()函数后,服务端就会进入一个等待状态,默认情况下,accept()处于阻塞状态,也就意味着,执行到此处,程序会暂停,直到有新的连接到达,才会进行下一步的收发操作。
Tcp客户端:
1 import socket 2 tcp_client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STREAM) //创建客户端套接字 3 tcp_client.connect(("127.0.0.1",8000)) //连接服务器 4 while True: 5 msg = input("Please input your message:").strip() 6 if not msg:continue 7 tcp_client.send(msg.encode("utf-8")) //会话接收(或发送) 8 data = tcp_client.recv(1024) 9 print("reply is",data.decode("utf-8"))10 tcp_client.close() //关闭客户端套接字
创建客户端比服务端要简单很多,客户端一旦拥有了套接字,就可以利用套接字的connect()方法直接创建一个服务器的连接,建立好连接,就可以参与到服务端的会话中,当客户端的需求全部完成,就会关闭套接字,终止此次连接。
3.4、 Udp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通信
Udp服务器不需要Tcp服务器那么多的配置,因为它不是面向连接的,除了等待传入的连接,它基本不需要其他的操作。
Udp服务端:
1 import socket 2 ip_port = ("127.0.0.1",8000) 3 udp_server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DGRAM) //创建服务端套接字 4 udp_server.bind(ip_port) //绑定本地地址 5 print("the server has started") 6 while True: 7 data,addr = udp_server.recvfrom(1024) //关闭接收(或发送) 8 print(data) 9 udp_server.sendto(data.title(),addr) //关闭发送(或接受)10 从上面代码中可以看出,除了创建套接字并绑定本地地址后,基本
没有其它的操作,它是无连接的,这也就意味着,它无需为了成功通信而使一个客户端连接到一个“特定”的套接字进行转换操作,服务器端仅仅是接收数据并进行回复。
Udp客户端:
1 import socket2 ip_port = ("127.0.0.1",8000)3 udp_client = socket.socket(socket.AF_INET,socket.SOCK_DGRAM) //创建服务端套接字4 while True:5 msg = input(">>>").strip()6 udp_client.sendto(msg.encode("utf-8"),ip_port) //发送7 data,addr = udp_client.recvfrom(1024) //接收8 print(data)9 udp_client.close() //关闭套接字
Udp客户端,一旦创建了套接字,就可以进行会话循环中,当会话结束,关闭套接字。
在使用Udp进行通信的时候,服务端可以同时接收多个客户端的会话请求并返回请求结果。